馬獎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分別由張作驥執導的「當愛來的時候」與「第四張畫」導演鍾孟宏獲得

為獨生子、上有兩個姐姐都不幸夭折的張作驥有個八十多歲的母親,在拍完獻給過世父親的「爸,你好嗎?」後,接著拍「當愛來的時候」,以女性分娩為開場和劇終的關鍵戲碼,血淋淋地告訴觀眾,生命是用劇烈的疼痛與鮮血換來的,張作驥說,「這部電影是獻給母親的。」

四十九歲的張作驥從首部影片「忠仔」到第六部「當愛來的時候」,青春、死亡與殘疾始終是不變的主題,只是以往電影裡猛撞涉足江湖的男性,變成了為愛妥協的女性,並從懷春少女角度,呈現家族三代複雜的情感糾葛。

張作驥十七年導演生涯起起落落,前三年更經歷兩次金馬零入圍的打擊,「當愛來的時候」也讓他登上事業新高峰。

和前輩導演楊德昌一樣,鍾孟宏在大學時代也是理工科出身,交大資訊系畢業後,赴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取得電影製作碩士。返台之後,因台灣電影陷入谷底,鍾孟 宏一直在拍廣告,廣告也屢屢得獎,但他依然不放棄電影夢,先在二○○六年推出紀錄片「醫生」,接著又在二○○八年拍出第一部電影「停車」,展現他既犀利又 溫暖的影像風格。

「第四張畫」描述一名十歲的男孩在父親死後,彷彿成了人球,投靠已改嫁的大陸新娘母親,但是又面臨繼父的奇異眼光,還經常夢到已死去的哥哥。

鍾孟宏說,拍完「醫生」後,一直對兒童的內心世界非常好奇,因為小孩的腦袋其實像宇宙一樣浩瀚,進去可能就出不來,絕對不只有純真可愛的一面。「第四張畫」就是透過一張張小朋友的畫,呈現內心不同的面向

 

聯合報  99.11.21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當愛來的時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